牛腩排——被埋没的牛排“千里马”

牛腩排条,精选自牛侧腹肉,数量极少,又叫侧腹牛排。
牛腩排条的叫法通俗,其实它的本名就叫牛腩排(Flank Steak),人家是如假包换的牛排。
nnnpts1.webp

牛腩排小典故
在德克萨斯州,西班牙裔美国人对牛腩排情有独钟,对其吃法探索深刻,颇有门道。

为什么叫牛腩排“条”?

牛的侧腹肌肉很薄,因此折叠后切片。虽然牛腩排条的切面像一整块肉,其实是由三四条“腹肌”组成,化冻后会自动分开。
nnnpts2.webp
牛腩排条,不是一整块,所以咱们常常把它当牛腩来烹饪,想想是有些“暴殄天物”呀!

牛腩排条:顶级烧烤部位

如果不是顺着纹路,别的牛排可能不好切,而牛腩排条又软又嫩,用指甲都能划出一道沟,它的脂肪含量很少,烧烤之时完全融化,嚼到嘴里的几乎全是瘦肉,精细嫩滑,令人印象深刻!
nnnpts3.webp

煎牛排:好吃到咬舌头

牛腩排条再切上一刀,成为两个薄片,慢慢加热到五到七分熟,撒上黑胡椒和海盐,排条的切面微微泛粉红色,很有烤肉风味,笔者也只吃过两三次,整个烹饪过程却还历历在目!
nnnpts4.webp
如此鼎好的食材,不像眼肉、西冷等牛排那么知名,就像一匹被埋没了的千里马,散发着诱人的芬香,淹没在汤头酱料里,在煎烤等体现原味的烹饪方式里,完全没有得到用武之地。
你,会是赏识它的伯乐么?

微信号:杰D杂文馆

个人站:www.jerryhao.cn

文章原创自杰D杂文馆。发布者:杰D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erryhao.cn/articles-4323.html

(0)
上一篇 2015年11月12日 下午5:38
下一篇 2016年3月25日 下午8:38

相关推荐

  • 和牛来了!!!

    和牛,一道美丽的珍馐,可望不可即,动辄数千块,吃到的还不一定是正品。 “霜降”牛肉 和牛牛排,最著名的是它的“雪花”,交织的雪状脂肪细致均匀地分布,形成的景象美轮美奂。跟和牛对比,其他自我标榜的“雪花牛排”都要贴一把汗! 这些脂肪交杂在肉里的好处,使得和牛的质地非常柔软,“入口即化”似乎过于夸张,毕竟只有少数的几块肉能达到这个级别。 但白里透亮的“雪花”漂浮…

    2016年12月28日
    1.2K
  • 为什么阿米尔汗的影响那么大?

    鲁迅之所以伟大,文笔的生动流畅只是很小部分,他用犀利的文笔针砭时弊,大胆揭露社会的短处痛处,剖析起中国人的骨子、血肉,并且直达思想灵魂深处。 无论何时何地,上层建筑多么庸碌黑暗,纵观历史,有识之士的出现从未中断,甚至来得更加夺目璀璨,比如先秦、三国、民国的思想碰撞。他们中的一些人或看破红尘、或隐居避世、或小打小闹、或借古讽今,绝大多数都装疯卖傻,最终甘于沉沦…

    2017年5月11日
    1.3K
  • 关于我

    杰D是守法良民,轻点拍砖;杰D是个骚客,略闷的那种;杰D是文艺青年.吗?劳烦在前面加个“伪”字:一个渴望简简单单、实则拖延症&强迫症的中后期不治患者!这就是杰D,那又怎样?! “杰D”这个人 我这个人,偏且怪。 不曾觉得自己饱有才学,别人作文拿满分时,我还在研究韵脚,自创早已作古的绝句骈文。尤其听说于谦十六岁写《石灰吟》之“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…

    2015年6月6日
    1.3K
  • 为什么高手做的牛排更好吃,因为他们用牛排温度计“作弊”呀!

    一部《好男人》,让大家对西餐主厨充满幻想,第一次觉得,做菜可以既艺术又浪漫! 气定神闲非一日之功,从小白到厨神,没个三年五载拿不下来。不说大家,只说小家,单拿煎牛排来说,孩子要7分熟,另一半点5分,朋友只吃3分,靠蒙混是过不了关的。↑传说中的惠灵顿牛排 张小蔡:3分熟不敢吃,7分熟嫌老,5分熟不会煎,怎么办? 这恐怕是当下很多牛排爱好者内心痛苦纠结的真实写照…

    2016年9月21日
    1.1K
  • 《掟上今日子的备忘录》:没有奇迹,也没有遗憾

    这不是影评,也不是剧情回顾,是我对于好作品有感而发的赞叹,建议看完整部剧,再来阅读,效果更佳。 许久,没有安心地看一部电视剧,沉浸于短且快的各类影视书解说,饕餮中一晃而过,味同嚼蜡。 我是动漫迷,却没看过哪怕一部日剧,东施效颦般读过东野圭吾,却从来没有想过,与偶然间刷到的一部日剧《掟上今日子的备忘录》结缘。 女主的工作是侦探,她的大脑呈 “写保护” 状态,每…

    2020年12月6日
    1.2K

联系我

邮箱:blog@jerryhao.cn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