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肉牛排为何受欢迎

真正的牛排客,很少单吃干巴巴的瘦肉,他们喜欢汁水淋漓的原味牛排,更爱咀嚼油花的浓郁芬香,很荣幸,眼肉牛排完美契合以上三点!

眼肉牛排: 嫩度排名第二

众多女性朋友的挚爱
1

本名:眼肉牛排
英文名:Rib eye steak
别称:肋眼牛排

眼肉牛排,取自于牛第6根到第12根肋骨附近的肉,又叫肋眼牛排。之所以叫肋眼,因为眼肉牛排的环状脂肪圈加圆形横切面,外观酷似眼睛,像不像?

眼肉牛排的肉质嫩度仅次于菲力(里脊),是牛全身第二嫩的部位。
1

眼肉牛排的色香味八卦

世界人民都爱他

1
眼肉牛排取自牛肋脊部。由于肋骨不怎么活动,附近肌肉运动量小,加之骨边肉的滋味一向绝美,布满大理石油花又鲜嫩大块的好吃牛排,就在这一个区块。

原始的愉悦感

无菲力不食?你OUT了

1
咱们向往入口即化的牛肉,可面对全生到三分熟的菲力牛排,又常常犹豫不决。

眼肉牛排脂肪含量较菲力高,极致鲜嫩之外,还有划开后的奶香气。弹而有劲,香甜多汁,它比菲力更够味,比西冷易嚼,缅怀一下咱基因里浓浓的肉食情结。
1

最佳熟度

三分熟最佳,至多五分熟

三分熟
1
三分熟的眼肉是最完美的状态。静置,待肉温下降,鲜嫩的爽口感觉,入口肉的鲜味弥漫,愈嚼愈香。虽然有略微的筋膜,但绝不影响食用的口感,反而多添了几分情趣。

五分熟
1
五分熟的眼肉,更符合咱国人的习惯。切开来,肉已完全褪去血红色,粉嫩之余,咀嚼弥香。虽然不是最完美的状态,但此时,油筋已熟,更利于食用。

眼肉牛排的烹饪

谷饲牛排不需油
眼肉本身带有油脂,加热之时牛排自然出油,无需加其他油脂,牛肉的肉香自然浓溢。
1

微信号:杰D杂文馆

个人站:www.jerryhao.cn

文章原创自杰D杂文馆。发布者:杰D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erryhao.cn/articles-4325.html

(0)
上一篇 2015年7月3日 下午3:57
下一篇 2015年7月25日 上午11:25

相关推荐

  • 上脑牛排:牛排中的“百变大咖”,肩胛肉中的Super Star

    今天,介绍一款别具特色的上脑牛排。 说上脑牛排前,不得提一下上脑(Chuck roll),咱国人俗称“梅花肉”,它位于牛的后颈位置,肋条前面,脊骨两侧。 遇见上脑牛排 上脑牛排(Chuck eye steak),由上脑进一步去杂之后的上脑心(Chuck eye roll OR Chuck eye)切出。 上脑牛排其实由好几块肌肉组成,既有切出眼肉的背最长肌,…

    2016年8月12日
    1.1K
  • 你与「牛排专家」的距离只差“这篇文章”

    目前,常见的包含西冷、眼肉、T骨、战斧、米龙、上脑、尾龙、板腱等八款产品,大家在选购时常常无所适从。今天,咱们就从品质、部位、价格、烹饪等多个角度做一个小考据! 看部位 牛肉有着严格的“等级划分”,牛排基本取自牛运动较少的细嫩部位,沿着脊椎骨分布。 眼肉 5到13根肋骨边肌肉战斧 与眼肉同部位(带肋骨)西冷 外脊部分尾龙 臀尾部上脑 眼肉前T 骨 腰脊部位(…

    2015年11月12日
    777
  • 吃饭与做饭,来自一个吃货的顿悟

    在下,懒人一个,唯独在吃上面舍得下功夫,就是人们常说的“吃货”。 吃货,约等于爱吃嗜吃的人。然而,光会吃不会做,不算一个合格吃货。像在下,会吃会做,还很挑剔,集怪咖与奇葩于一身,早已是脱离“低级吃法”的人,人称“美食评论家”。(呸!呸!呸!) 母亲大人曾感叹:“吾儿,吃面不喝汤儿,烙饼不吃边儿。” 对答曰:“不喝汤者,盖水多油腻,伤肝肾;不吃边者,因其面生易…

    2018年7月2日
    1.2K
  • 牛肉学问大:一个部位一个菜,别把牛腩当牛腱!

    管它呢,一锅烩就好,吃牛肉还有学问?当然! 牛排可以分为菲力、眼肉、西冷、板腱、上脑……传统牛肉也是:古有“庖丁解牛”,牛的解剖学鼻祖;近年,以潮汕火锅为代表的时尚餐饮开了“挑部位吃火锅”的先河。 牛肉的学问当真不小,只不过笔者的水平有限,只能抛砖引玉,勉强说说常见的几个部位。 牛腩 牛腩是牛胸腹部的松软肌肉,带有筋、肉、油花,是我们最熟悉的部位,俗称“牛五…

    2017年4月27日
    1.2K
  • 如何在家煎牛排?

    如何在家煎牛排? 越简单、越美味 设备准备:一口牛排煎锅(铸铁锅最好)、肉夹子、黑胡椒、盐。 第一步:牛排解冻 方式1:零度冰箱低温解冻,时间12小时以上;方式2:普通冰箱冷藏室解冻,时间6-8个小时。 解冻后回温:制作前从冰箱中拿出,在室温下放置10-20分钟,使牛排内部达到室温温度。 第二步:将锅烧得非常烫 直到有少量青烟冒出,无需放油。 第三步:煎牛排…

    2016年5月4日
    991

联系我

邮箱:blog@jerryhao.cn

关注微信